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区东坝送春、阳江打水浒、固城十番锣鼓等8个非遗项目入选。日前,记者来到东坝街道东坝村义村自然村,了解送春这一非遗项目。
“锣打中心鼓逢音,十月花儿唱你听......”驻足静立,一句句悦耳的小调传来,让人顿感心情舒畅。近日,东坝义村张长锦、朱良洪两位艺人在东坝上街进行“送春”表演,两人身着长衫,头戴礼帽,一鼓一锣,一唱一和,演唱着小调《十里花儿》,为村民们送去温馨祝福,送去喜庆祥和。
“送春”又称“颂春”“唱春”,相传始于明初,盛行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历史悠久,广为群众喜爱。“送春”的内容丰富生动,包罗万象,有历史典故,也有人物春秋,还有乡风民俗,歌词浅显通俗,用高淳当地方言进行表演,老百姓听起来十分亲切。
高淳历来就有“出门山歌进门戏”的说法,送春是一项自由学唱、自我娱乐的民间文娱活动,不仅在东坝,在整个高淳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节日期间不可或缺的民间文化活动。送春艺人们充满热情的演唱不仅赢得了广大村民的阵阵掌声,同时也让非遗走入大众生活,提高了非遗文化的可见度、认知度,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东坝街道东坝村将非遗传承送到校园,在东坝中心小学培养接班人14个,举办过多场送春表演。同时结合传统节日,新编送春曲谱,逢年过节去社区、学校、农户等各类场所宣传送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如今,送春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老一辈的民俗表演家们将接力棒传递到了下一代子孙手中,通过手把手教学,日复一日的练习,将“送春”所蕴含的历史、艺术与人文价值不断传承下去。
(记者:魏淳、柳江宇 通讯员:高明浩 编辑:张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