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区实验小学 六5班 孙晗瑜
7月17日,在高淳区气象局王博士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小记者走入了高淳气象局,我们参观了高淳生态系统科学馆、高淳区气候观测场,参加了《雷电知多少》气象科普讲座。
在高淳生态气候科学馆内,我们见到了“风雨雷电墙”“多彩的气候”“极端天气”“应对地球气候保护伞”等有趣的科学栏目,以及“气候知识抢答”等互动环节。我们了解了气候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强了节能环保、节能减排从我做起的意识。
在高淳气象观测场,我们实地了解了风向风速测量仪、温度湿度传感器、能见度仪、天气现象仪的仪器设备的原理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温度湿度传感器被装在百叶窗内,百叶窗形态的外壳可以防止温湿度传感器在工作时被太阳辐射干扰,也可以起到防尘作用。
在高淳区气象局科普工作人员纪老师的科普课堂上,我们通过老师带来的动画视频、图片资料、雷电小故事等了解了雷电的形成、雷电的危害、雷电天气的注意事项以及室内外防护雷电的具体措施与方法。纪老师请同学现场示范了在户外躲避雷电的正确姿势,同时引导我们在遇到雷电时要正确使用防护措施,并向亲朋好友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纪老师还特意邀请了我们现场表演了“防雷情景剧”,通过模拟湖边野营,徒步爬山的场景,让我们对雷电防御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进而达到安全预防和科普教育的目的。
在课后有的小记者向老师提了各种问题,老师都一一作答。有一名小同学向老师提问了什么是球状闪电,老师也耐心地告诉他答案:球状闪电,通常在雷暴时发生,为圆球形状的闪电。它非常亮,接近球形,通常只维持数秒。大部分报道为球形或卵形,还有扁长方形、立方体、圆环状、哑铃形等,颜色除常见的橙色和红色外,还有黄色、紫色、蓝色、亮白色、幽绿色的光环,呈多种多样的色彩。球状闪电的危害较大,它可以随气流起伏,在近地空中自在飘飞或逆风而行,它可以通过开着的门窗进入室内,也能通过烟囱进入建筑物。它甚至可以在导线上滑动,有时会悬停,有时会无声地消失,有时又会因为碰到障碍物爆炸。不过我们不用担心,只要在家关好门窗,通常不会有球状闪电进入。
老师点评:作文语言流畅,信息丰富,能够引发读者对气象科学的兴趣。特别值得称赞的是,作文通过描述科普讲座和互动环节,展现了作者对雷电知识及其防护措施的全面了解。此外,文章还体现了作者在环保意识和节能减排行动上的积极态度。建议在未来的写作中,可以尝试加入更多的个人感受和思考,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具个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