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如酥,青山叠翠,茶芽萌动。随着气温回升,春茶陆续进入采摘期。俗话说“春茶一早值千金”,因为今年初春回温较早,今年春茶的开采时间比去年提前了两周。
青山茶场是高淳区茶叶的主产区之一,共有茶园面积约4500亩,于3月3日首次开采,但由于近期雨水多、气温低,采摘量不似往年一样节节攀升,反而每日几乎持平。目前可采摘的茶树品种以乌牛早、浙龙139、龙井长叶、迎霜为主,群体种、锡茶5号等还有10天进入采摘期。
当天上午9点,记者在三条垄茶园看到,早春茶早已抽出嫩芽,400多名茶农头戴遮阳帽,身挎竹篓,穿梭于青翠的茶垄间,手指在茶树枝叶间欢快飞舞,“一捏、一掐、一放”,片片色泽翠绿的芽尖便落入篮中,收获春天里的喜悦。
据了解,这些采茶工大多是附近村民,“我现在采摘的茶叶叫迎霜,每天从早上7点到下午4点半,一天大概8个半小时,能摘鲜叶一斤半,有100元的收入。”今年68岁的采茶“老将”俞玉美说,采茶的时候也很有讲究,要按照一芽一叶的标准来,采的不能用蛮劲,必须把芽头给拿捏住以后,然后用巧劲顺势捏下来。
在南京淳青茶业有限公司,早上刚采摘的鲜叶均匀地摊铺在圆簸箕里,旁边有标签写着“乌牛早”。记者发现,不同于一芽一叶的迎霜,这些鲜叶只有一个单芽。“像这种单芽,一般一个采茶工一天才能采到6两左右,但是要做成一斤雨花茶或者是一斤金陵春,要四斤二两到四斤三两鲜叶,大概7万个单芽。”南京淳青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建明介绍。
鲜叶采摘后,经过4-6小时的摊晾“呼吸”后,便可进入制茶阶段。一般,炒制雨花茶和金陵春用的是单芽,炒制碧螺春用的是一芽一叶。记者在制茶区看到,三条生产线全开,鲜叶经过杀青、揉捻、做形、干燥等工序,便变成了干茶。
制茶看起来容易,实则是门学问,每道工序的把控都关乎着茶叶的品质。如杀青,轻则茶叶不香,过则茶叶易碎。揉捻也很有讲究,像雨花茶是理成松针形,金陵春是压制成扁形,碧螺春则是搓揉成螺形。如何判断此时的茶叶是最好的状态,炒茶师傅的回答言简意赅,“手感,经验”。
“像手工雨花茶,炒制一锅大概要用一斤鲜叶,然后出茶在二三两,从鲜叶到干茶要用一个小时。”制茶老师傅陈义凤说,她从中午12点做到夜里12点,也就只能做到三斤干茶左右,整个茶场一年手工雨花茶的产量也就在350斤左右。据了解,手工雨花茶代表着南京最顶级的一个茶,不仅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传承保护产品,也是国家地理标志的一个保护产品,高淳区一年的产量大约1000斤。
据了解,今年春茶采摘期预计约50天,将持续到4月25号左右。高淳区共有茶园面积约2万亩,预计今年鲜叶产量在50万公斤左右,能制成干茶约12万公斤,产量较去年将有所减少。俗话说“春茶贵如金”,今年春茶售价也有小幅上涨,目前雨花茶在5000元一斤,金陵春在3800元一斤,碧螺春在1500元一斤,预计本月25号左右春茶可以大批量上市。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品茗时节。闲暇时,端一杯春茶捧在掌心,轻轻嘬上一口,任其清爽幽香漫溢、沁入心脾,一杯饮尽,喝到的便是整个春天的味道。
通讯员 吴芳芳 赵维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