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说德尔塔毒株传播能力强、体内载量高,真的很担心这次疫情......”
“我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心自己被感染、家人被传染,无法照顾家人心里很愧疚......”
“虽然自己身体正常,但总感觉一出门就会被感染,该怎么缓解这种情绪?”
疫情期间,如何为大家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防“抑”?
为全力支持配合我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公众心理造成的影响
我区“心理防疫”热线电话开通啦~
在这特殊时期
大家除了注意外部防控之外
别忘了也要给心理打上一针“疫苗”
下面快来get你的“心理疫苗”吧
为什么我们遇见疫情
会容易紧张?
心理应激
焦虑是日常中我们经常体验到的情绪,也是对疫情这种刺激的正常反应,感到紧张和焦虑并非坏事,适当的紧张和焦虑可以让我们积极地应对危机,做好疫情防控措施。过度焦虑则会适得其反,长时间高强度的焦虑体验会让我们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引发疾病。
情绪感染
情绪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紧张的情绪还会在群体层面聚集起来,变成集体情绪。如果处在不良的群体恐慌中,群体成员就会迅速受到影响,从而对群体成员的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如何为心理打上一针“疫苗”?
从认知上
1. 调整看问题的角度,转变面对应激事件的思维方式
2. 化解未知,及时了解可靠讯息
3. 调整注意范围,不信谣不传谣
从情绪上
1.获得一定社会支持,积极向家人、朋友或心理援助热线求助
2.有意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防止被焦虑“牵着走”
3.表达并接纳自身情绪,进行自我安抚
从行动上
1.规律作息,用健康的生理和心理渡过难关
2.好吃好喝,保持营养,增强免疫力,免于病毒的侵袭
3.传递积极情绪,处理负面情绪
请大家调整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