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厨余垃圾,可以变成肥料,用于农业施肥。2021年12月8日,南京市高淳区桠溪街道芜太村垃圾分类阳光堆肥房,工人们正在将厨余垃圾经过发酵后变成的肥料运送到早园竹地里施肥。这是该村把厨余垃圾变废为宝,通过垃圾分类堆肥阳光房,把每天收集的厨余垃圾发酵成农家肥,并用于农业生产用肥的一个缩影。
据村委负责人介绍,为全面推进村组垃圾分类工作开展, 2019年芜太村整合了分类兑换、厨余处理、环卫人员及车辆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建设了包含积分兑换超市、阳光堆放房、环卫之家等配套设施的综合环卫站。芜太村通过积分兑换、分拣员日常上门收集等方式,对辖区内产生的厨余垃圾进行了分类收集,并通过阳光堆肥房将其变成农家肥。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芜太村阳光堆肥房共分为三间,每间约30个立方米(能满足1000人一个月可烂垃圾收集存放),顶部设置了30多平方米的钢化玻璃,用于取光,便于高温发酵。同时为做好堆放房通风及渗漏液处理,该堆放房特建造了垃圾仓间通风除臭和渗沥液收集储存回用池(渗沥液无须另行处理,采取容器盛装回用堆放仓中即可)。堆肥房主要采用高温有氧发酵工艺流程,实现厨余垃圾无害化,回收利用做肥料。
据悉,该村阳光堆放房自投入使用以来,主要用于厨余、果蔬垃圾、青作物秸秆、落叶杂草等有机可烂垃圾的发酵成肥和有机降解。目前,芜太村原韩桥片区17个自然村每日产生的约600斤厨余垃圾均会送至阳光堆肥房,经发酵成肥后免费提供给老百姓使用。
通讯员:高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