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城到街镇,从城区到乡村,我区网格化治理不断织密网格、拓展服务项目,并在助老服务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亏了你们过来,现在灯亮了,好多地方也装了扶手,很方便。”在东坝街道青枫村坛上自然村,80多岁的张召贵像往常一样和网格长张钱龙拉起了家常,他向记者介绍,村上的网格员经常过来看望自己,前一天发现家里有盏灯不亮,就带着电工师傅给自己装上了。
东坝街道青枫村对辖区内的老人,特别是孤寡老人、五保户等一些重点群体,网格员每天到老人家走访,跟老人聊天,询问他们生活上是否存在困难,为老人检查水电气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排查中发现有一户老人家中的电线线路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网格员便第一时间上报村两委,安排电工上门为其检修。
就在几天前,东坝街道组织网格员对街道老人进行专项走访等活动,为各村委了解老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提供了第一手信息。在青枫村众塘自然村,装修一新的村民活动中心刚一开门,不少老人便来到这里休闲娱乐,而这里也是网格员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的重要场所,网格员通过到村民活动中心以及村民家中了解情况,将收集到的老人诉求通过一体化平台上传至村委,并安排专人回应和解决,村委无法回应的重要问题将迅速传至街道一体化服务平台。
河滨社区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是我区最早成立的社区之一,如今小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853人,占总人口的24.2% 。如何做好养老助老工作,考验着社区治理水平和成效。为此,社区利用“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在摸清社区老人情况的同时,也竭力为社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服务。作为社区的明星网格员,朱淑慧总在走家串户中感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前两天她在走访中,发现98岁老人胡寿英把自己的身份证弄丢了,出门也不方便,她立刻将这条信息上传至社区网格巡查平台,社区接收信息后当天就交由社区民警协调解决。为了方便老人,民警李国庆和朱淑慧决定到老人家中为其现场拍照,办理身份证。送上门的贴心服务让年近百岁的老人也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此外,河滨社区在引进助老服务、精准精细帮助老人等方面发力,为独居、残疾和其他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各类服务,通过网格巡查了解老人信息和需求,以适老化改造降低老年人生活风险,同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上门心理服务、文化活动开展等各类活动。前不久,河滨社区被评为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未来,在网格助老服务方面,河滨社区还将进一步织密织牢这张网格,利用线下线上平台,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记者:赵子涵、孙圆圆 编辑:张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