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最鲜活的历史,是记在顾客的口碑上;一个人最精彩的传记,是写在别人心里。今天《天南海北高淳人》将走近凭借一杯豆浆、一根油条进军深圳都市餐饮市场的王克明,一起来了解他26年传承中国味道、不忘家乡情怀的故事。
就餐高峰期间,日月永和餐厅窗明几净,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服务员一路小跑,穿插着亲切的取餐提醒,忙碌的大厅里,顾客来来往往,但不变的是每一位顾客脸上由美食带来的满足感。
传承,功成于匠心。日月永和最初名为永和豆浆大王,是深圳最早实行24小时营业,365天不分昼夜送餐上门服务的餐饮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荣获了“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中国餐饮名店”等多项殊荣,同时品牌产品油条、小笼包、江南团子还被中国饭店协会授予“中国名点”的称号。
1997年5月王克明在深圳市罗湖区凤凰路开办第一家店,开业即受到市场极大的欢迎,从此,“一碗香浓的豆浆,一根香脆的油条”的美誉风靡深圳大街小巷,永和成为深圳餐饮市场上的一颗明珠,特区报的文章称誉永和“在深圳早餐市场掀起了一场强烈的冲击波”。
餐饮企业成功的背后,离不开长期稳定的产品品质和顾客的良好口碑。为了做到产品的品质始终如一,王克明对所有产品都制定了一套标准,豆浆的浓度、油条的长度、小笼包的褶和重量,就连快餐饭里饭菜的标准重量都规定得十分清楚。同样,好品质来源于好食材,王克明十分注重原材料的安全可靠,所有的食材均来自正规采购渠道或者原产地,例如,小笼包的关键配料火腿从云南宣威产地采购,面粉直接在深圳面粉厂订制,猪肉从南山肉联厂直接采购,而豆浆用最优质的黄豆品种“绥农14-3”,一袋黄豆要搬运几十次才能到达深圳,磨成一碗碗豆浆。
企业越发展,社会责任就越大,对于这点,身为“改革开放40周年功勋人物”“管理专家”的王克明就深有同感。1951年王克明出生在民风淳朴的高淳,历经19年的军旅生活,26年的在外创业经历,让王克明对家乡更为惦念,多年来他始终怀抱赤子之心,在事业成功的同时不忘回馈家乡。
深圳高淳经济促进会成立于 2002 年,是一群奋斗在外的高淳人建立的组织,王克明系促进会会长,这些年他带领大家致富不忘家乡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此前,王克明投身教育公益8年,2013年一次在返乡探亲、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的行程中,他深刻地感受到高淳还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仍然需要帮助,自那以后,帮助残疾人的捐助善举一坚持就是十多年之久。18年来,深圳高淳经济促进会捐款达300多万元。去年,深圳高淳经济促进会被高淳区慈善总会评为先进单位,王克明被评为先进个人。
世上的路有千万条,但是回家的路一直忘不掉。这些年,王克明时刻不忘家乡的养育之恩,不忘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父老乡亲,并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在深圳,许多顾客会说,每当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每当加班到凌晨的时候,总有一家24小时营业的永和大王在等着他们;而对于王克明来说,无论事业如何成功,无论身处何方,不变的是对家乡的赤忱,在他的心里,家乡高淳永远在等他。
(记者:胡润、魏淳 通讯员:蔡小玲 编辑:张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