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备受关注的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实施,在面包、糕点中应用了20余年的食品防腐剂脱氢乙酸钠,正式退出烘焙历史舞台。那目前我区面包糕点市场上还有脱氢乙酸钠在使用吗?对此,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自2025年2月8日起,脱氢乙酸钠(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不再用于面包、糕点、果蔬汁(浆)等7类食品,在腌渍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也由1克/千克调整为0.3克/千克。我区广大市民对这一添加剂了解多少呢?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发现,不少市民并不了解何为脱氢乙酸钠、为何对它的使用进行调整?
脱氢乙酸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能较好地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避免霉变。随着最新科研发现以及国内食品消费结构改变,食品添加剂使用也会相应作出调整,防患于未然。修订脱氢乙酸钠的使用规定,是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和行业实际使用情况调研作出的决策。
相较于苯甲酸钠、丙酸钙和山梨酸钾等一般需要在酸性环境下才能发挥最大作用的防腐剂,脱氢乙酸钠适用范围宽泛得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脱氢乙酸钠在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等食品中广泛运用。
随着新国标的实施,近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我区部分超市、烘培店进行了检查,尚未发现这些场所的面包、糕点等食品配料表中含有脱氢乙酸钠。
记者了解到,就烘焙行业来说,不少企业在去年新国标发布后就开始采取应对措施,不再使用脱氢乙酸钠,再加上部分商超渠道也不再引进含有该食品添加剂的面包、糕点类产品,因此大多数企业在新国标实施之前就已准备到位。如您发现有相关违规行为,可通过12315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
为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产业发展,我国对食品添加剂一直实行严格的准入和淘汰机制,开展持续、动态的跟踪评价,不断调整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并对部分物质禁止使用,所以我们应当科学、理性看待标准的调整。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通过仔细查看食品标签来了解所购食品的成分,同时保持均衡饮食,多样化选择食品,以降低单一食品的摄入量和潜在风险。
(记者:孔阳婷 方圆 通讯员:邢凯 编辑:赵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