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天彤走进我区文化馆,带来一场关于中国民歌的专题讲座。作为2021中国非遗年度提名人物,张天彤教授结合高淳民歌特色,深入剖析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之道,为当地民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讲座中,张天彤教授从民歌的题材内容、旋律风格、方言特色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她指出,高淳民歌深深扎根于当地的生产生活,其独特的方言韵味与劳动场景的巧妙融合,形成了极具感染力的艺术特色。“高淳民歌总体上是非常接地气的。”张教授评价道。
针对高淳民歌传承面临的挑战,张天彤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要深入挖掘整理,让静态的文本、曲谱重新焕发生命力,通过寻找老一辈传承人,复原几近失传的民歌;其次要创新表现形式,以符合当代审美的形式呈现传统民歌,增强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最后要推动创新发展,以传统民歌为素材,创作融合戏剧、民间舞蹈等元素的综合性舞台作品。
区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沈云表示:“张教授的讲座让我对高淳民歌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为传唱者,我们要坚持口传心授,把老一辈的演唱技艺完整传承下去,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创新之路。”
此次讲座不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为民歌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下一步,我区将加大民歌资源挖掘整理力度,推动传统与创新的有机融合,让高淳民歌在新时代绽放独特光彩,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李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