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微信
微博
蜱虫叮咬可致命 专家支招防与治
2025-07-17 08:52:12


暑假户外活动增多,草丛树林中的蜱虫潜藏危险,被叮咬可能引发严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如何识别、预防和处理蜱虫叮咬?

7月15日清晨,桠溪街道蓝溪村茶园里,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身穿防护服,用“布旗法”监测蜱虫——拖行白布让蜱虫附着,以此掌握其分布、密度和叮咬风险。蜱虫又称壁虱、草爬子,是专性寄生的节肢动物,幼虫小如黑点,不易察觉,吸满血后会胀成黄豆大小。



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周冬颖提醒广大市民,野外活动后两周内若出现发热、乏力等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并告知活动史,切勿大意。

识别蜱虫,预防、处理蜱虫叮咬的注意事项:

  • 蜱虫多栖息于草丛、灌木丛、树林等区域,户外遛狗、露营、采茶、耕种时易接触,常附着在人畜体表薄弱、不易搔动的部位,吸满血后会胀至黄豆大小。

  • 被蜱虫叮咬后无痛感,不易察觉,若发现虫体,切勿徒手拉扯,应使用镊子垂直拔出,再用碘酒消毒;若不会处理,需尽快就医由专业人员处理。

  • 被叮咬后可能出现发热、畏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胸闷等症状,医院可通过核酸检测确诊,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较好。

  • 4-10 月是蜱虫活跃期,户外需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裸露皮肤涂抹避蚊胺等驱避剂,浅色衣物更易发现附着的蜱虫。

  • 户外归来后,要尽快洗澡、更换衣物,仔细检查腋窝、耳后、头皮、肚脐内侧、膝盖后侧、腰部、腿根部等隐蔽部位是否有蜱虫附着。

  • 野外活动后两周内,若出现发热、乏力、腹泻等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野外活动史,避免延误病情。


(记者:孔阳婷 赵子涵 编辑:黄大可)

阅读推荐
图片推荐
【视觉高淳】万亩稻田“织”新绿~
【视觉高淳】凌霄花开映古巷
💐美得嘞!初夏来这里~
【视觉高淳】☀️金色海浪已抵达!
【视觉高淳】坠入春日梦境~
【视觉高淳】紫瀑流霞!梦幻上线
【视觉高淳】竹篓盛春光,指尖觅茶香,春山如黛,茶香满城!
【视觉高淳】一城樱事,半卷春书

版权所有:南京市高淳区融媒体中心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9006971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3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