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乡村工匠“双百双千”培育工程推进工作传来喜讯——古柏街道三保村虎头鞋制作技艺传承人、村妇联主席邢小萍,凭借三十余年对传统手工艺的坚守与创新,成功入选江苏省省级乡村工匠名师拟认定名单,成为我区非遗传承与乡村技能人才培育的优秀代表。
虎头鞋作为我国传统手工艺瑰宝,因造型似虎、寓意吉祥,深受百姓喜爱。在高淳,它更被视作女子嫁妆中不可或缺的“子孙鞋”,寄托着对下一代健康茁壮的美好祝愿。“虎头鞋的精华就是脸,绣好虎脸才算画龙点睛”,邢小萍介绍道,“它不只漂亮,更寓意吉祥、威武、辟邪,饱含着‘虎虎生威’的祝福。”
自1991年高中毕业为亲戚家孩子钩织第一双宝宝鞋起,邢小萍便与虎头鞋结下不解之缘。她不断摸索创新,从材料选择到配色造型持续优化,最终选定中粗毛线作为主打原料,既保持柔软弹性,又提升整体质感。她还巧妙融合钩织技艺与传统虎头造型,使作品更具现代审美与实用价值。
不同于布料虎头鞋的贴绣工艺,毛线虎头鞋需直接绣制面部特征,尤其是额间“王”字,必须针脚匀称、不偏不倚,极大考验制作者功力。鞋侧的流苏则借鉴江南渔乡织网技法,每一缕都整齐精致,蕴藏着浓厚的地方文化记忆。
作为三保村妇联主席,邢小萍不仅在岗位上履职尽责,更将传承虎头鞋技艺视作己任。她主动向村民传授钩织技法,带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项非遗手艺。村民魏明月称赞道:“邢老师手艺好,老虎鞋可爱又实用,我们都愿意来学。”蒋春凤也表示,自己学会后常为亲戚孩子制作,广受喜爱。
此次入选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对邢小萍而言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这门好手艺学的人不多,我要把它发扬光大,想学的都可以来学”,她坚定地说。
一根钩针连起传统与创新,一双虎头鞋承载文化与匠心。邢小萍用三十余年的热爱与坚持,让古老技艺焕发出现代光彩,也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蓬勃的非遗生命力。
(记者:赵维康 李婷 编辑:郦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