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江镇潦田与月亮湖“残疾人之家”,一根根麻绳在灵活的手指间穿梭缠绕,一幅幅书法作品在专注的笔尖下渐次成形。这里不仅是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的平台,更成为他们重拾信心、点亮生活的“幸福港湾”。

指尖技艺,编织生活新希望
走进潦田“残疾人之家”,谷冬生正专注地将麻绳编织成精致的纸巾盒、笔筒和果盘。因关节疼痛告别水电工岗位后,他在这里与编织结缘,通过线上学习与线下打磨练就了一手好技艺。“他们帮助我找视频、找资料,今年十一还帮我在老街摆了摊位进行售卖。”谷冬生说道。如今,他与妻子一同在此就业,指尖技艺改写了他们的生活。
在辅助性就业房间里,成员们围坐桌前,娴熟地制作塑料草坪花。工作人员在一旁悉心指导,欢声笑语中,每一件作品都被注入了用心与热忱。目前,该站点已承接塑料草坪花、螃蟹卡、手工皂等多个辅助性项目,让成员们在实践中收获价值与成就感。
精准帮扶,搭建就业新平台
潦田“残疾人之家”以辅助性就业为特色,先后自主开发和引进了多项庇护性就业项目。“我们通过计件模式帮助他们实现价值,让他们像上班一样每天工作,月月领工资。”负责人洪霞介绍。该站点已被列为省级综合性残疾人之家,下一步计划引进更多辅助性就业项目,切实帮助残疾人就业增收。
成员熊健珍感慨道:“我老公残疾,找不到工作。后来联系到残疾人之家,我们来这边上班,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文化滋养,书写人生新篇章
在月亮湖“残疾人之家”,清雅墨香与温馨氛围交织,一场书法课正在进行。成员们坐姿端正,眼神专注,手中毛笔稳稳当当,在纸上认真临摹。“趁空余时间过来练练毛笔字,做做塑料花,心情比较开朗。”成员徐启明表示,工作人员手把手教学,既丰富了生活,也增加了收入。
负责人马丽介绍,站点每月组织4-5场文体活动,近期正依托西莲村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党史教育,同时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平台,让他们在文化滋养中实现自我价值。

综合服务,打造暖心家园
阳江镇依托三家“残疾人之家”,全力打造集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康复服务、心理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镇残疾人联合会专职委员杨建梅表示,各站点根据实际情况引进了橡胶手套检测等辅助性就业项目,切实提升了残疾人的就业水平和生活质量。
从指尖技艺到文化滋养,阳江镇的“残疾人之家”用适配的岗位、耐心的指导和暖心的关怀,让残疾人凭借双手创造价值,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记者:马强强 李婷 通讯员:陈丹丹 编辑:郦慧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