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客户端
微博
高淳奏响强村富民“蝶变曲”
发布时间:2020-12-28 09:06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坊主

创新党建“五联工作法”赋能乡村振兴


定期到社区开展免费义诊、法制宣传、亲子活动、文艺演出……说起社区“大党委”为社区百姓干的实在事,高淳区淳溪街道河滨社区党总支书记吕碧璇如数家珍。

社区“大党委”是高淳区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对14家重点“两新”组织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建立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把隶属于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相对松散的党组织联结成为紧密的党建共同体。


组织与组织联动是高淳创新党建“五联工作法”的内容之一。

近年来,高淳区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探索形成党建引领的“五联工作法”,即村与村联建、社与社联盟、组织与组织联动、村与企联赢、人才与农民联带,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实现统筹发力、相互补力,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推动乡村振兴“落地生根”。


村村联建抱团发展


高淳区古柏街道武家嘴村是“全国文明村”“江苏省农村现代化先行示范村”“金陵首富村”,被誉为“中国民间造船水运第一村”。

一枝独秀不是春。2007年3月,武家嘴村党总支联合临近的双红村、黄家村,成立了南京市首家联村党委——武家嘴村联村党委,发挥武家嘴村的资源、资金、技术和信息等优势,打破镇域村界,带领更多街道居民创业致富,开创了南京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先河。

双红村党支部书记孔德定说,在武家嘴村的带动下,双红村摘掉了“穷帽子”。联村党委建立后,双红村集体参股水运,每年分红150万元。由于缺少服务群众的阵地条件,以前村“两委”都在废弃小学办公,现在集体有钱了,新建了28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务。

“联村党委坚持规划引领、帮促并举,武家嘴村和双红村都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武家嘴村党委书记武继军说,2019年,武家嘴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6424万元。双红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万元。

高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后龙介绍,针对区域内经济薄弱村资源缺、发展难的问题,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似、人文相通”的原则,打造“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强强联合”的村与村“联”建模式。目前,高淳区共有5个街道11个村党组织,分别组建了5个联村党委。

2015年,高淳区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联村党委建设的意见》,明确了联村党委的组织架构、任务目标、工作职责、运行机制等要求,充分利用强村的资金、技术和项目优势,有效补长弱村的发展短板,形成了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村民共富的“四共”联合发展良性循环。

2011年成立的蓝溪联村党委,通过统筹规划配置资源,建成“万亩茶园、万亩竹园、万亩经济林果、万亩花卉苗木”基地,高标准打造了大山、石墙围、瑶宕等慢城旅游核心区域,有效增加慢城旅游收入达2.5亿元,增加农民打工性收入人均6800多元。


社社联盟合作富民


高淳水网发达,早在上世纪90年代,当地螃蟹养殖就逐渐形成规模。近三十年的摸索奋斗,高淳人将“固城湖螃蟹”打响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螃蟹知名品牌,也成了当地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高淳的养殖大军中,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是当之无愧的领头雁,该合作社2008年成立,去年实现销售5.8亿元。

从字面上看,联社就是社与社联盟,是指产业相同、地域相近的几个合作社党组织通过相应的章程而建立的一种“松散型”组织,它包含了“荣辱与共”的意味,更重要的是,联盟成员之间通过互联互补互助等方式,形成“1+1>2”的叠加效应。

2014年,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党委成立了南京市第一家合作联社党委。

近年来,合作联社党委先后成立螃蟹、有机大米、茶叶三大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联盟,建立“统一培育、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服务共享机制,蹚出了一条“党建强社、合作富民”的新路子,成为年产值规模超过20亿元、辐射10余个行业、惠及10多万农民的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被命名“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社党委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陈后龙介绍,按照“合作社生产经营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党员教育管理就覆盖到哪里”的思路,高淳区持续探索“支部+合作社”模式,2018年,制定《关于加强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有效破解了区域内党支部互不隶属、行政上互不关联、管理上条块分割的难题,进一步推动理事会工作与党建工作双向监督、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和工作“双覆盖”。

目前,高淳已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47家,重点围绕螃蟹、有机大米、茶叶特色富民产业,组织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成立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联盟,推动合作社党组织之间、合作社与市场主体之间强强联合。


村企联结共同致富


“这些年来,红宝丽与红松村取长补短、相互借鉴,通过资金扶持、活动共办、产业共享等多重抓手,形成了互带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村企共建新格局。”红宝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芮益民说。

高淳区东坝街道红松村一直致力于经济林果特色产业发展,2006年开始组建高淳县东坝红岗经济林果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葡萄、梨子等经济林果,2010年在延伸产业链的基础上新建了南京红松葡萄酒业有限公司。

东坝镇红松村党总支书记傅菊芳介绍,今年上半年,区委组织部通过实地走访民营企业,推动红宝丽集团和红松村成立红松村党委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联合党支部,定期开展村企联建活动。红松村也被列为南京市级抓党建促联建联系点。

村企联建以来,南京红宝丽集团公司大力支持红松村产业发展,为红松村拓展销售渠道,帮助增加销售50万元。

陈后龙介绍,高淳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部署要求,出台《关于开展抓党建促联建 助推“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的若干措施》,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集聚村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动村企联结、共同致富。

高淳将村企联建工作作为全区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选派8个企业党支部书记、8个联建村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省市组织部门举办的“党建引领、村企联建”培训班。

目前,高淳共成立联建党支部12个,共有32家企业与56个行政村开展了联建工作,签约联建项目80个。

在村与村联建、社与社联盟、组织与组织联动、村与企联赢的同时,高淳区持续探索完善人才与农民联带模式:以“乡土专家”和乡土人才为龙头,以合作社为纽带,创新“内培+外引”机制,搭建“人才+产业”平台,通过产业推动、技术帮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版权所有:南京市高淳区融媒体中心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9006971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3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