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客户端
微博
“每件小事做好,就会有成就感”
发布时间:2021-08-08 09:22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坊主

高淳区规划资源分局工作人员,高淳格林豪泰隔离点抗疫先锋行动党支部副书记

以前总是看到别人在特殊时期的特别故事,这次轮到我自己了。深夜送药送医、安抚人员情绪、主动关心问询......这些天几乎每天都有这些“鸡毛蒜皮”,每一件小事做好了,就特别有成就感。

这个隔离点有66名隔离群众,有老有小,还有病人。一位76岁的糖尿病患者罗女士需长期注射利拉鲁肽胰岛素,隔离转运前,时间仓促未带足备用量。7月31日晚,工作组接到患者求助信息,多方查询调取后,顺利将利拉鲁肽胰岛素送至罗女士手上。

到晚上快十点时,8312房间康某打来电话说,她五岁的小孩因房间太小无活动空间,加不上习惯消毒水刺激的气味,一直哭闹,她想要协调大一些的房间。工作组立刻行动努力沟通,成功调换。康某非常满意。


第一天到隔离点,就感到这里的工作不容易,暗暗告诫自己对每件事、每一位隔离人员,都要全力以赴。

在这种特别时期,每个人都想多做一点。没有想到,出现在岗位上的人员,经常比值班表安排的要多。

这几天晚上,在白天轮值的志愿者还常常回到岗位上。他们担心夜里人手不够。隔离的群众遇到的一件很小的事,如果没能及时解决,就会在隔离点这种特殊的环境里造成不好的影响。

进入隔离点的第一个夜晚,大家就提到要把隔离的党员调动起来,发挥积极作用。

8月1日那天,我给隔离点8419房间打电话,这是一位有25年党龄的老党员,还是位退伍军人。在他隔壁住着83岁高龄的父亲和76岁的母亲,这位老党员心里关心父母又不好主动开口求助。我听出了他的话外音,告诉他我会多去看望两位老人家。

8月2日半夜11点多,208房间徐某说肚子疼得厉害,要申请去医院。要换在平常送人去医院很简单,接到消息后我们立刻通知医护人员到场,按规范流程迅速转运到区人民医院。大家都是一夜担心,所幸无大碍,第二天早晨徐某就回到隔离点。才不过相处几天,所有志愿者和隔离人员像亲人一样,一点小事都会很牵挂。

隔离点有两名3岁和5岁的孩子,长时间隔离在一个房间,难免感到烦闷枯燥。8月3日上午,党支部为孩子们购买了积木、飞车等玩具。孩子家长打来电话说,非常感谢我们给孩子的惊喜。

越到后面,事情越来越顺。8月5日,我留心那天打来的电话,感谢的声音变多了,抱怨的声音变少了;主动问询的电话,交流的时间变长了,焦虑情绪缓和了。

隔离点的工作相信很快会结束,这段经历会永远记录在我的人生拼图上。


编辑:管鹏飞

版权所有:南京市高淳区融媒体中心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9006971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3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