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指出,要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区、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上奋力走在前列。今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立足高淳农业产业发展特色,全面提升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力推进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水产养殖一直是我区的传统富民产业。为了提振本地渔业苗种发展,推动渔业资源持续健康发展,2021年,我区成立了南京宁渔种业研究院,稳步提升水产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水平。8月25日,记者来到南京宁渔种业研究院的户外养殖基地,研究院负责人孙建国正在抛洒鱼食。
不一会儿,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波纹,成群的“宁鲈1号”鱼苗争相抢食,很是壮观。孙建国告诉我们,鲈鱼普通品种亩产在1300斤左右,而“宁鲈1号”每亩塘口可以产成鱼1500斤左右,按当前市场价每斤15元计算,每亩可增收3000多元。而接下来,研究院还将继续引进国外原种,研发“宁鲈2号”等鲈鱼新品种,并积极研发“河蟹+鲈鱼”“长吻鮠+鲈鱼”“胭脂鱼+鲈鱼”等养殖新模式,全力做强水产“芯片”。
目前,南京宁渔种业研究院培育的品种有18组,未来两三年,将推出并申报国家级新品种,为高淳鲈鱼获得国家级的标志商标做铺垫,研发出适合高淳和南京的国家级鲈鱼新品种。
为进一步提高农户种粮效益,今年,我区加快推进稻米全产业链发展,建立比较完备的收获、冷储、加工、营销体系。在东坝街道和睦涧村有机大米加工中心,经过清理杂质、脱壳、分离、加工、包装等环节,一袋袋大米被生产加工出来,大米加工中心日加工大米可达50吨。今年,和睦涧村种植水稻4000余亩,其中,有机水稻达2600亩。今年,有机大米加工中心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提升水稻生产附加值,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下一步,东坝街道和睦涧村将在智慧农业方面更上一个新台阶,将2000多亩地块进行智慧农业全覆盖,开展多元化发展,将蔬菜、水果等多元化发展,真正带动农民增收、共同致富。
接下来,区农业农村局将全面推进全产业链提质行动,做优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点燃我区乡村振兴“新引擎”。
区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 王严涛:区农业农村局聚焦强链补链,提升农业发展质效。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稳定粮食种植面积18万亩左右,力争创成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区。加快河蟹产业“一中心一院”、宁渔种业研究院创新发展,全力做强水产“芯片”。聚焦宜居宜业,提升和美乡村颜值。全年创成2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新建市级宜居村135个,省级绿美村庄10个,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一村一品”“一镇一特”,做大美丽经济。扎实推进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工作。聚焦城乡融合,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各项工作,有效盘活更多乡村资源要素,促进村级集体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大力度培育引进“新农”人才,不断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实力。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共享农业现代化发展成果。
(记者:赵子涵、马睿群 编辑:张俐颖)